发布时间:
来源:
吃瓜已经成为很多互联网用户热衷的事情。当某个明星的惊天大瓜被曝出、潜在的八卦猎奇心理总会驱使大众去挖掘背后更多的信息,或者哪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,部分用户也凭借掌握的隐私信息而感到沾沾自喜。
近段时间以来、随着明星塌房事件密集曝出,利用“独家爆料”、“私密视频”、“聊天记录”等噱头来吸引用户下载运行恶意软件,有不法分子开始利用“明星塌房”来传播病毒。
例如。国内杀毒软件厂商火绒发现,一种名为RdPack的病毒伪装成某热点明星私密聊天文件(XXXXX聊天记录曝光.exe),在微信群中大肆传播。该经安全人员分析发现。并执行如文件窃取、监控麦克风和摄像头等恶意功能,攻击者可通过RdViewer远控软件来操控受害者终端,运行病毒后会释放并静默执行RdViewer远控软件。
伪装陈明星私密聊天记录的病毒
而在不久前。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传播,随后实施收集信息等恶意行为,并诱导用户打开,伪装成各类吸引眼球的文件,该厂商还发现另一款名为DcRat的后门病毒新变种。火绒官方表示。病毒还会结束安全工具和安全软件进程,为了防止自身暴露,会从CC服务器下载执行shellcode,该病毒启动后,在shellcode中会内存加载.NET后门模块来躲避杀毒软件的查杀。
病毒伪装的文件名列表
但只要稍加甄别。虽然病毒会伪装成.mp4、.png等多种格式,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此类病毒攻击,就会发现,只要对来路不明的.exe文件提高警惕,但无一例外最终的后缀名都是.exe的程序安装文件。
虽然网络病毒通过伪装的形式进行传播早已不是新鲜事,包装成各类私密消息、内部视频,从伪装成破解版软件、激活工具甚至是一些黑灰产软件,到借助各类热点事件。但在过去。病毒的传播往往需要用户主动搜索、发现,用户随时可能被动接收到大量暗藏病毒的有害信息,发达的社交媒体无意间成为病毒传播的放大器,而现在,让人防不胜防。
可见。要相信天下终究没有免费的午餐,社交媒体仍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,而用户也需要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意识,利用技术手段对有害内容进行阻止或屏蔽,不要为了过分的好奇心或者贪图一时的便宜成为被宰的羔羊。
此文章来源于 FreeBuf.COM 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
|
相关资讯